粮油饲料资讯门户
Tel:010-806976162020-09-21 天下粮仓(m.cofeed.com)
挖掘国产大豆优势 产融协同促发展
让中国碗盛满中国的大豆
2018年以来,受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反复、新冠肺炎疫情突发等因素影响,大豆产业链上的原料供应商、加工商、产品贸易商与下游需求端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国内大豆产业面临着国际、国内市场的重大考验,行业发展不确定性增加。
9月14日,由大连商品交易所、黑龙江省大豆协会、北 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农业投资集团、九三粮油工业集团、南华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大豆产业国际高峰论坛暨后疫情时代产融协同育新机探讨”会议在哈尔滨举办。来自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大豆产业链相关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金融机构等单位逾700人齐聚冰城,解析我国大豆产业面临的风险与机遇,探讨后疫情时代中国大豆产业与金融结合的创新之路,以及中 国玉米市场格局变化及未来发展之道。
与会专家认为,国内大豆产业要想在“大浪淘沙”中保持平稳的综合运营能力,不仅要具备结合供需格局、研判行情走势、把握市场脉搏的“常规盈利能力”,还需要具备能够在多变的政治经济形势下,有效规避风险、利用金融衍生品工具管理风险的“护卫增效能力”,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大格局变化。
双量齐增,国内大豆供应充裕
我国是大豆原产国,大豆种植和消费历史悠久。《诗经》中“中原有菽,庶民采之”,指的就是大豆。秦汉以来,大豆一直是我国一些地方的重要食物,大豆油是重要食用油,豆腐也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佳肴。
随着现代社会生产力和加工技术的发展,大豆在各行业的新用途不断被开发,经济属性持续被发掘和强化,国内大豆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除了把大豆制作副食品外,压榨后的豆油可以作为食用油,豆粕则可以用作喂养家畜、家禽等的饲料。
大豆浑身是宝,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国民经济建设中用途广泛。但由于品种、种植技术等原因,国内大豆种植收益远低于玉米和稻谷,农户种植积极性普遍不高,种植面积逐年减少。2015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下降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低水平。
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消费者对肉类、蛋类、奶制品和植物油等食品需求量的大幅增加。作为家畜、家禽饲养的主要蛋白饲料来源,大约85%的豆粕被用于饲料原料。大豆消费结构的变化使国内大豆需求量远超国内大豆生产量,进口外国大豆成为平衡国内大豆市场供求关系的新选择。
中国大豆产业协会会长、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宝龙在发言中表示,大豆是我国开放最早、进口量最大、市场化程度最高、与国际接轨最为彻底的大宗农产品,产业发展一直备受关注。在经历了近20年的市场洗礼后,中国大豆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形成了一批骨干企业集团,为我国农业开放提供了样本。
“为扶持国内大豆产业发展,近年来我国连续出台多项鼓励大豆种植和豆农增收的政策,农户种植大豆的热情被重新点燃。预计2020年,国产大豆种植面积约为1.4亿亩,增幅为10.6%,单产恢复到正常年景的126千克/亩,总产量约为1770万吨,增幅为24.4%。”杨宝龙说。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决策服务处处长张立伟指出,2017、2018年,我国对大豆政策进行了调整;2019年启动大豆振兴计划,大豆种植面积连续增加,产量也不断地在增加,在去年超历史最高纪录的情况下,今年还创历史最高。2022年将达到1.5亿亩。
从全球大豆产量看,美国大豆产量达到了1.17亿吨,比去年增加2000多万吨;巴西大豆产量将达到1.33亿~1.35亿吨,阿根廷大豆产量在2021年度也将会出现提升,未来一年全球大豆产量将增加3500万吨,达到3.697亿吨。
大豆产量增长的同时,国内进口大豆数量也在增加。张立伟介绍,今年进口巴西、美国大豆数量较多,1至8月大豆进口量为6474万吨,预计9至12月大豆进口量为3300万~3400万吨,2019/2020年度大豆进口量将达到9700万~9800万吨,有望创历史最高纪录。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大豆压榨效益整体可观,1至8月国内大豆压榨量6075万吨,同比增加628万吨。预计本年度压榨量9120万吨,同比增加460万吨。大豆压榨量增加,带动进口量同比增加。截至9月30日,美国大豆销售量2989万吨,其中对中国销售1587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480万吨。1至8月,巴西共出口大豆7600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6%,其中73%销往中国。
张立伟说,1920万吨的国产大豆,加上80万~100万吨的非转基因大豆进口,国内大豆一年供应量在2000万吨左右,供应是有保障的。如果按照正常的大豆压榨量,今年12月底大豆的库存要比去年同期增加800万~1000万吨,大豆供应充裕,市场价格大幅上涨空间有限。他预计,今年大豆价格或维持在每吨4000元左右,相比去年有所提高。
提升竞争力,力争全球贸易定价中心
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和消费国,大豆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
张立伟表示,上半年国产大豆价格持续上涨,进口大豆价格整体下跌;6、7月份国产大豆价格下跌,进口大豆上涨。由于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的用途不同,大豆产业两个市场的格局初步形成。
一边是美洲转基因大豆,一边是中国非转基因、高蛋白有机大豆,国内大豆产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在哪里?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程国强认为,中国大豆产业的发展,包扩本土大豆产业和作为压榨原料的进口大豆产业,从目前看大豆产业链条有三个发展趋势,一是国内大豆生产成本、规模、价格的劣势不可避免,长期存在;二是中国对大豆食用、压榨需求的分化趋势长期存在;三是加工需求依赖境外原料的格局不会逆转。
程国强强调,与南美大豆相比,国产大豆平均单产低,相对成本高,出油率低2个百分点左右,在榨油市场明显处于劣势。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单边主义盛行,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黑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韩库在致辞中表示,在此背景下,国内大豆产业一是要提高大豆生产和竞争能力,进一步推广“保险+期货”试点,提高金融工具对大豆生产的促进作用,汇聚政府、企业、农户、金融机构资源,借力资本支持,构建大产业,提高我国大豆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维护全球大豆贸易产业链,豆农、大豆贸易商、加工企业要积极维护全球大豆贸易循环,让大豆在全球贸易中重新发挥重要作用;三是以大豆为媒,进一步巩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世界和人类联结得更紧密。
“越是在逆全球化思潮泛滥之时,越是要保持清醒和理性,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杨宝龙指出,大豆产业是我国最国际化的产业之一,既要应对进口大豆的冲击,也要为国产大豆撑起一片天。既要维护原来进口的基本盘,也要开发新的进口渠道。国产大豆国际化道路任重而道远,对比俄罗斯大豆、乌克兰大豆,国产大豆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且大豆质量和单产都优于其他国家。特别是在国际贸易复杂多变的此时,机遇和挑战并存,中国要力争成为全球大豆贸易的定价中心。
“蛋白质含量高和非转基因,是我国大豆目前在国际市场立足的两大优势,提高国产大豆品质,必须突出重点,在蛋白质和出油率两大质量指标中,主攻提高蛋白质含量指标,着力提升特殊优势,在有条件的地方大力发展有机大豆,实现弯道超车,打造具有我国特殊优势的大豆品牌。”程国强称。
杨宝龙指出,中国大豆产业需要更加开放的国际化思维、更加专业的资本化思维、更加科学的原产地思维,推动大豆产业发展。一是中国大豆产业需要更加开放的国际化思维,进一步研究提升大豆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大豆产业要生存和发展,就需要战略思维、商业模式、管理方式、竞争能力都更加国际化。二是中国大豆产业需要更加专业的资本化思维,中国产业的整合和发展,已经进入了资本核聚变的时代。大豆从一种农作物变成了资本的宠儿,在各种资本的推波助澜下,利用各种金融工具避险和获利,才会有发展的机会。三是中国大豆产业需要更加科学的原产地思维,提高大豆生产和竞争能力,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而提高大豆竞争力,必然需要优质的种子作为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调研时指出,要以培养优良品种为抓手,提高大豆亩产和品质,提高大豆生产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要牢牢树立大豆的原产地思维,保护好中国大豆种子的纯洁性和唯一性。
在他看来,中国大豆产业要生存和发展,需要战略思维、商业模式、管理方式、竞争能力都更加国际化。要有把握政治经济两方面形势,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利率汇率两种工具的能力,要有一批国际化的人才支撑,才能行稳致远。
程国强认为,国产大豆的发展战略要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基点,要以绿色增长、品牌塑造为导向,发挥国产大豆的独特优势,拓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通过引领组织创新、规模化经营,全面提升竞争能力。依靠国内庞大的消费市场、先进的加工制造、前沿的商业业态,构建中国大豆产业发展新的“微笑曲线”,形成持续、稳定、安全的全球供应链。
他建议,国产大豆要避开与南美、北美大豆在植物油料市场上的正面碰撞,依托黑土地、小气候和农耕技术等独特的资源,通过对大豆进行差异化功能开发,满足消费者特色、有机、高质量的新需求,努力扩大我国在食用大豆国际市场上的占有份额。鼓励发展食用大豆的精深加工,延伸大豆产业链、增加大豆加工的附加值。此外,还要挖掘有机大豆文化体验、休闲观光等新的消费形态,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大豆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字: 大豆产业